科技进田间 助力“抢种”降本增效

  • 2025-05-07
  • 来源:什邡融媒
  • 编辑:什邡市融媒体中心
  • 观看:5644 次
  • 暂无简介

    640.png

    慈母山下,报恩寺旁,师古镇思源村的稻田内,一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正铆足劲儿全力运作,农户们抢抓农时,进行着水稻育苗与种植工作,为全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传送带.JPG

    一层基质土,一层菌液,一层稻种,再一层基质土。这是眼下这台正在运作的水稻全自动育秧机的工作流程。原本费时费力的育秧工作如今却只需短短不到十秒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种植户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横跨两块田地的传送带将育秧盘送入育秧田里,在完成暗化培育后再经传送带送出,最后交由全自动插秧机完成种植工作。随着插秧机的来回穿梭,一盘盘嫩绿的秧苗被井然有序地插进稻田里,它不仅比人工插秧简单高效,更有着远超人工插秧三倍以上的种植密度,使得水稻产量大大提高,亩产可达1600斤左右。

    稻田.JPG

    为确保“抢种”工作顺利进行,什邡市富金种植家庭农场提前选购了优质种子进行集中育秧,利用先进的农机设备,开展机械化育秧、插秧作业。据技术人员介绍,机械化育秧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种子和土壤的浪费,提升原材料利用率;而机械化插秧可以严格控制稻株间距、深浅,提高种植速度与密度。家庭农场在使用现代化育苗设备后,效率更高、用时更短,不仅节约了劳力、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什邡市师古镇思源村第一书记 赵静

    我村富金农场育秧规模从去年的3300亩增加到今年的4200余亩,下一步,我们计划储备一个多层恒温育苗大棚项目,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机械化率,全力守好师古粮食安全“红线”“底线”“防线”

    收苗.JPG

    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引入,充分展现了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效率和活力,助力我市农业生产降本增效。

    记者:魏柏寒

    编辑:李欣莹 吴楷棣






    什邡市融媒体中心

    新媒矩阵号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