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榜样”载誉归来!一起感受他们的温度与力量

  • 2025-05-25
  • 来源:什邡融媒
  • 编辑:什邡市融媒体中心
  • 观看:5743 次
  • 暂无简介

    640.png

    在5月23日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会上,四川有3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称号,6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5月24日下午,载誉归来的3名全国道德模范和1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代表来到四川广播电视台,和四川观察记者分享了获奖前后的故事。

    “当时根本没有考虑过什么,只是一心想把那个小孩拉住。虽然我失去了一只手,但是反转一想,生命还在,小孩还在,就很安慰。”在四川观察的访客大厅,全国道德模范、遂宁市大英县回马镇文武村村民冉体兰回想起当初挺身而出,勇救即将被大卡车碾压的小孩时,她的语气始终坚定,“失去一只手换一个小孩的生命,我心头想,值了!”

    全国道德模范、四川德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部长郭汉中专注考古文物修复事业40年,发明了塑形雕刻、浇铸铜铸件等先进文物修复工艺,被誉为文物修复行业的“修复神手”。谈到这次表彰,这位三星堆文化的守护者谦逊地表示,跟其他道德榜样相比,自己还需要学习,“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结合现有科技和传统技术,带领更多的年轻人,担当好自己所有干的保护工作、修复工作等等,把它做的更好。”

    这次表彰大会,已经80高龄的全国道德模范、天全县中医医院原院长陈怀炯没有亲自前往,而是由他的儿子,四川省天全县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若雷代替领奖。采访现场,陈若雷谈起了父亲对获得表彰的感受,“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尽了一位医生应尽的责任”。作为一位悬壶济世达60年、治疗患者达到100余万人次的骨科专家,陈怀炯坚持低廉的诊疗费用,先后为贫困患者减免费用50万元以上,赠送研发的膏药1万余片,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训骨科人才60余人,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大先生”。

    陈若雷告诉记者,作为陈氏骨科第四代传承人,他也要像父亲和其他道德模范学习,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我们将认真地研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我们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的学实悟透,让我们道德模范‘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单位内,迸发出我们精神文明建设更高的活力。”

    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的蔡小彬来自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国防村,她对养育她的奶奶奉养至孝,诠释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我心目中,孝顺就是我们就要对待小孩那样呵护老人。”说起自己对孝顺的认知,蔡小彬的认知很淳朴,“家里面的孝顺,就是要以身作则,你怎么做,小孩都看在眼里。我这次去北京,我小女儿还给我写了一封信,喊我要天冷记得加衣,天热要记到减衣,真的很感动,可能这就是我以身作则的回报。”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牟娟



    image.png



    什邡市融媒体中心

    新媒矩阵号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