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四川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社会民生、公共安全、政策解读等领域,通过虚构事实、拼接视频、曲解政策等手段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侵害民众权益。四川网信、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造谣传谣行为,依法查处多起违法案件,多名造谣传谣者被依法处罚,有效净化网络环境。
恶意炮制话题,误导公众认知。有自媒体为博眼球、吸流量,策划拍摄“大凉山姑娘被拐24年后回到亲人身边”的视频,虚构悲情情节。还有人编造“乐山15岁孤儿被赶出孤儿院患癌死亡”的虚假消息,引发网民广泛关注和同情。这些行为严重误导公众认知,欺骗网民感情,渲染负面情绪。
虚构社会事件,制造焦虑恐慌。有不法分子为博取流量,在国际航班飞行过程中点燃打火机并拍摄视频,事后定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拼接杜撰“第N次带打火机登机”的谣言。另有“南充营山街头有人贩子偷小孩”的谣言,实为精神病患者发作引发的误会,但该谣言在社交平台快速传播,引发当地民众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曲解政策信息,扰乱教育秩序。“成都中小学今年不发教辅材料了”的谣言引发家长群体担忧,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安排。另有自媒体发布“西昌学院食堂委托经营权招标招租?收取委托经营方押金等费用”,虚构招标信息,损害学校形象,干扰正常建设秩序。
四川网信、公安等部门依法打击造谣传谣违法行为,对传播“大凉山姑娘被拐24年后回到亲人身边”“第N次带打火机登机”等谣言的造谣传谣者已依法处罚,坚决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编辑:刘颖
什邡市融媒体中心
新媒矩阵号